很多人都喜歡吃雞蛋,我也不例外。我會做的第一道炒菜就是炒雞蛋。
記得小時候零食少,嘴饞了就會炒一個雞蛋再配上一塊涼饅頭,吃得可開心了。
雞蛋不但可以炒著吃,還可以用熱水沖著吃、臥在面湯里吃、煎著吃甚至直接帶殼煮著吃。
據說帶殼煮著吃,是最能減少其營養成分流失的吃法。
研究表明雞蛋所含的優質蛋白與人體的蛋白結構極其相似,且包含八種氨基酸成分,人的身體對它的吸收率幾乎能達到百分之百。
除此之外,雞蛋還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,如卵磷脂、鈣、鐵。
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B等,都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營養物質。
因此,每天吃一個雞蛋,既能保證身體大部分營養的補充,還能增強體質。
至于吃法的話,推薦大家用帶殼煮的方式,簡單好操作。
但是有人會說每次吃水煮雞蛋時,蛋殼可難剝了,尤其雞蛋殼帶著一大塊蛋清被剝下來時可心疼了。
而且蛋黃上還總有青皮,是不是雞蛋放得時間太長了,不新鮮。
其實,蛋殼不好剝,蛋黃有青皮并不完全是由雞蛋的新鮮度決定的。
你只是少加了這幾個步驟,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煮雞蛋的小竅門,這是從一位老廚師那里學來的方法,非常難得。
1、準備一個大一點深一點的鍋,把雞蛋平鋪在鍋底。
這是為了在煮的過程中,當雞蛋移動時會有足夠的空間,而不至于堆疊在一起受熱不均勻。
為了雞蛋好剝殼,我們盡量選擇存放了2周左右的雞蛋。
因為雞蛋隨著放置的時間里面的水分會降低,其PH值升高,這樣的雞蛋煮熟后更容易剝皮。
2、鍋中再加入室溫水超過雞蛋3-5公分的高度。這是為了確保水在沸騰時,雞蛋都能完全處于水中。
3、在水里加點醋和鹽,這樣是為了在水煮沸的過程中,不至于把雞蛋殼煮裂開,同時鹽可以讓雞蛋殼更好地剝掉。
4、準備工作完成后,把鍋放到爐子上再蓋上鍋蓋,開火等水燒開。
5、觀察發現有大量的水蒸氣從鍋中冒出來時,證明水已經沸騰了,這時就可以關火了,但是先不要打開鍋蓋。
若你喜歡吃溏心蛋,就讓雞蛋在熱水中燜泡6分鐘左右;
若喜歡吃熟透且蛋黃硬實的,就燜泡12分鐘左右;
若喜歡吃那種蛋黃用手一捏就碎、粉面口感的,就燜泡大約16分鐘即可。
6、如果擔心雞蛋沒有熟或者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,可以先用勺子撈一個出來。
在冷水里泡一兩分鐘等其冷卻,用刀從中間切開或者直接剝皮后從中間掰開,看看里面蛋黃的狀態。
如果沒有達到你想要的狀態,鍋中其余的雞蛋再繼續燜泡兩分鐘左右,基本就差不多了。
7、把煮好的雞蛋,從鍋中全部拿出來放到冷水中泡一會兒,待其溫度降下來,我們就可以享用了。
這樣煮出來的雞蛋不但殼好剝,蛋黃上再也不會出現青皮了,趕快試一試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