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的營養價值是眾多食材當中比較高的一種,而魚也是有區分的,就像養殖魚還有海魚的營養價值高。在眾多的海魚當中,人們比較喜歡價格便宜、肉質好、營養高的帶魚。
但是買過帶魚的人就會發現帶魚也是有很多種類的,最明顯的就是有眼睛顏色的區分。有的帶魚是黑眼睛,而有的是黃眼睛,為什麼會有兩種顏色眼睛的帶魚呢?有什麼差別呢?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這兩種帶魚的差別其實還很大,弄懂了再買,不花冤枉錢。
一、買帶魚怎麼挑選?
方法一:看魚鱗的情況
買帶魚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看帶魚的表面魚鱗是否有脫落的情況,正常情況下,好的帶魚表面的銀色魚鱗是要完整保留下來的。
所以如果遇到魚鱗大量脫落的,則說明帶魚已經放置了很長時間,有營養的流失,口感也不好不要買。
方法二:觀察冷凍程度
在買帶魚的時候,經常能夠看到已經切成段兒的冷凍帶魚。上面有著較厚的冰層,這種帶魚不建議大家購買。因為冷凍的時間比較長,即使還是正常的肉質也會有營養的流失。
方法三:看眼睛的狀態
買帶魚一定要學會看眼睛的狀態,好的帶魚眼睛是光澤飽滿并且明亮清晰的,這是新鮮帶魚的眼睛表現。
如果看到的帶魚眼睛十分渾濁,還有塌陷的情況都說明這是很長時間的帶魚了,早就不新鮮了不適合購買。
這三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在買帶魚的時候買到更好的帶魚,而在這基礎之上,我們要挑選眼睛的顏色,因為黑眼睛的帶魚和黃眼睛的帶魚有著很大的區別。
二、黑眼睛和黃眼睛帶魚的區別
區別一:產地
黑眼睛的帶魚又被稱作是北帶魚,因為其來源多數是東海區域和渤海區域,所處的地區是更北方一些。
黃眼睛的帶魚,主要是南海區域,還有一部分是從非洲和東南亞進口而來,進口的帶魚相對要比本地的帶魚更貴一些。
而從產地的角度來說,北帶魚的口感會更好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舟山帶魚。價格也比本地的黃色帶魚更貴一些。
區別二:體型
黑眼睛的帶魚屬于腦袋比較短,身體比較大,而整體的長度在40~70cm左右,對北方人來說比較喜歡黑眼睛的帶魚。
黃眼睛的帶魚則是有些相反,頭部相對比較大,身體是更肥厚的狀態,而且整體長度可達1m左右。
區別三:烹飪方式
不同產區的帶魚烹飪方式是不一樣的,因為黑眼睛的帶魚,所處的地區水溫是比較低,所以生長的時間很長,肉質吃起來相對更好,而且腥味兒不重,所以可以用來紅燒或者是清蒸,烹飪方法更多。
黃眼睛的帶魚就不一樣了,因為在淺水區域生長快速生長的情況下,肉質比較粗糙口感沒有黑色眼睛的好。更適合用大量的油進行烹飪,以油炸為主千萬不能清蒸,一旦清蒸腥味兒特別重口感也不是很好。
總結:綜合以上的情況,是比較建議大家平時買黑眼睛的帶魚,因為買回去了,有多種烹飪方式,雖然可能價格上貴一些,但是口感更好。因為腥味兒比較弱,烹飪起來也更加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