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,一套房就要付出大半輩子的努力。多年的積蓄給了首付,后面還要當二三十年的房奴,同時裝修也是一大筆消費。
因此,買房的時候大家都非常慎重。不僅要住著舒服,還要考慮后期的升值空間,再不濟也要能夠保值。這樣一來,后期需要置換也容易轉手,甚至還可以賺一筆。
那麼,應該怎麼做才能買到好房子呢?
今天韓胖跟大家分享買房的7字真言:「買中、買邊、不買4」。這樣的房子,不僅住著舒服還特別保值。廢話不多說,下面就一起來看看,「買中、買邊、不買四」,分別是指什麼?
買中
「買中」是指買中間樓層的房子。
現在的新樓盤,動輒二三十層。如果樓層太低的話,采光、通風條件都很差,而且還會有噪音、蚊蟲等困擾,私密性也很差。
而高樓層的話,價格比較貴,如果電梯故障或者維修的話,爬樓梯真的是夠嗆。并且,高樓層的房子需要二次供水,萬一出現險情,逃生也比較困難。
相對來說,還是中間樓層的房子最好。比如:總樓層有30層的房子,選擇10樓-20樓,這個位置就很不錯。采光、通風、視野等條件都很不錯,距離地面30米以上,不用擔心噪音和地面潮濕的問題。私密性也很強,對電梯的依賴性并不是特別強,住著也舒服。
而且,除了頂層之外,每升高一層,每平米的價格都會往上疊加的,中間樓層的價格屬于不高不低。
買邊
「買邊」是指買邊套的房子。
現在的樓房,很多都是兩梯三戶、兩梯四戶,甚至還有一梯四戶的格局。我們買房的時候,最好選擇東西兩邊的邊戶。
中間戶的格局一般都比較小,并且正對著電梯,私密性差。而且,左右兩邊都有房子,采光和通風必然會受到影響。除非房子是連廊的格局,中間戶的采光和通風才會好一些。
邊套的房子,門口的走廊都是自家的,可以直接利用起來。并且周圍幾乎沒有遮擋,采光和通風條件都比較出眾。
還有一個優勢,現在已經是三胎時代了,很多家庭都是一家四口,甚至一家五口。中間套的多是兩居室,已經不能滿足剛需。邊套的房子更適合一家人居住,更能滿足市場的需求。
不買四
「不買四」,顧名思義,就是有四種房子不能買。
1、不買超高層住宅
同樣的地皮,盡量把房子建得高一些,這樣開發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。但是,住宅的價值卻大大降低了。
曾經有人說過,在未來,高樓層的住宅就是新的「貧民區」。因為樓層太高的話,樓棟之間容易互相遮擋,而且入住率太高,會顯得很嘈雜。一旦出現火災、地震等危險,高樓層的住戶逃生很麻煩。
在未來,多層住宅、小高層才是主流,超高層的住宅會越來越被大家所冷落。
2、不買底下有商業店鋪的樓房
有很多挨著馬路的樓棟,底下兩三層會當做店面來出售。這種底部有商業店鋪的樓房,盡量不要選擇。
很多商業店鋪會用來開餐飲店,住宅上面容易受到油煙的影響,如果挨得比較近的話,還會很嘈雜。餐飲店就需要用火,這就大大增加了火災的隱患。出現火災的機率增加了好多,住在上面自然就比較危險了。
3、不買公共設施的附近
一個小區里面可能會有幾十棟的樓房,有一些樓房會緊挨著滑梯、游樂區、休閑區、運動器材等公共設施。這個地方經常有人在喧嘩,這樣噪音就很大,影響生活幸福感。
如果是緊挨著加油站、垃圾堆、菜市場、汽車站,那就更加糟糕了。除了噪音之外,還會有異味、各種蒼蠅蚊蟲。
4、不買商業、公寓、小產權房
一些商用房、公寓、小產權房,它們的售價一般都很便宜。很多人會沖著這個好處去選擇它,等入住之后才發現各種問題。
它們的性質和普通商品房是不同的,產權一般只有40年-50年左右。并且,后期的水費、電費、物業費,都是普通商品房的好幾倍。
并且,還沒有暖氣、天然氣等生活配套,還有很多公寓是不能落戶的,孩子的上學就成了問題。
商業房的話,里面會有很多公司、店面,特別嘈雜,人來人往,缺乏私密性和安全性。
小產權房更加過分,壓根就沒有房本,根本不受法律保護。不能貸款,壓力會比較大,后期轉手也比較麻煩,幾乎沒有升值空間。
總結
買房的時候,一定要記住「買中、買邊、不買四」這句七字真言。雖然不一定能幫你買到最好的房子,但是可以有效避開大多數問題。